-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今年2月,《關于加強和改進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的意見》正式印發(fā)。以黨中央名義制定出臺關于加強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的指導性文件,這在黨的歷史上是第一次,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兑庖姟肥侵塾趫猿趾图訌婞h中央集中統(tǒng)一領導、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作出的重要制度安排,是推動新時代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高質量發(fā)展的重大舉措,充分體現(xiàn)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加強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的高度重視和深謀遠慮。
《意見》共7個部分25條,堅持目標引領和問題導向相統(tǒng)一,堅持繼承和創(chuàng)新相結合,明確提出了加強和改進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的總體要求、主要原則、任務舉措和組織保障,探索破解了新時代機關黨的建設中存在的新老難題,為做好新時代機關黨建工作、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學習貫徹《意見》,不僅要深入理解加強中央和國家機關黨建的部署要求和任務舉措,更要深刻領會其背后的理論支撐、實踐基礎和制度機制,特別是要準確把握貫穿全篇的“總體要求和主要原則”,這是學好用好《意見》的基礎和關鍵。
一、“總體要求和主要原則”是《意見》的靈魂和主線
《意見》第一部分開宗明義地提出了加強和改進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的“總體要求和主要原則”,從推進“四個偉大”的全局出發(fā),站在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戰(zhàn)略高度,立梁架柱、謀篇布局,清晰勾勒出加強新時代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的思路和方向,是引領《意見》全篇的“大寫意”,為后文深耕細作機關黨建的“工筆畫”打下了堅實基礎。
“總體要求和主要原則”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落實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加強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的部署要求,深刻總結了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的特點規(guī)律,充分體現(xiàn)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的重要理論、制度和實踐成果,是統(tǒng)領《意見》全篇的主線,對部署和推動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具有提綱挈領和綱舉目張的重要作用。
二、“總體要求”是對加強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的頂層設計和宏觀謀劃
“總體要求”是《意見》的總論,從宏觀層面提出了加強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的總任務、總目標和總要求,是打頭、管總的?!兑庖姟返诙恋谄卟糠侄际菫槁鋵嵾@一“總體要求”而提出的具體任務舉措?!翱傮w要求”思想深刻、內涵豐富,深入闡述了加強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的指導思想、政治要求、主要任務和努力方向。
“總體要求”明確了加強和改進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的指導思想,即“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這是做好新時代機關黨建工作的強大理論指引和根本行動指南,特別是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論述。
“總體要求”強調了加強和改進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的根本政治要求,即“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帶頭做到‘兩個維護’”。中央和國家機關首先是政治機關,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堅持從政治上認識和推進機關黨建。只有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帶頭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覺悟,才能牢牢把握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的職責定位,深刻領會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走在前、作表率”的標準定位。這既是抓機關黨建的政治要求,也是加強中央和國家機關黨建所要達到的政治效果。
“總體要求”指明了加強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的主要任務,用“1個統(tǒng)領4個著力”,即“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著力深化理論武裝,著力夯實基層基礎,著力推進正風肅紀,著力解決和防止‘燈下黑’問題”,構建了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基本格局,特別是強調了黨的政治建設的統(tǒng)領地位,把機關黨建中存在的“燈下黑”問題作為重要任務來抓,是新時代黨的建設總體布局在中央和國家機關的深化和具體化,也是加強和改進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的著力點和切入口。
“總體要求”提出了加強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的努力方向,即“全面提高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質量,切實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作表率,在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上作表率,在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上作表率,建設讓黨中央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模范機關,為推動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項事業(yè)發(fā)展提供堅強保證”。其中,“提高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質量”是基本要求,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課題,也是加強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的重要任務。做到“三個表率”、建設“模范機關”是對中央和國家機關樹立的更高標桿、提出的更嚴要求?!叭齻€表率”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和國家機關抓黨的建設的鮮明品牌,強調了理論武裝、保持政治定力和知行合一上的高標準,是建設“模范機關”的重要路徑和抓手;建設“模范機關”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推進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政治建設重要指示中提出的明確要求,是加強機關黨建的直接目標和任務。“推動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項事業(yè)發(fā)展”是最終目標,也是加強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的落腳點。
三、“主要原則”為加強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提供了方法路徑和行動準則
“主要原則”是加強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的方法論,是著眼于解決機關黨建在改進中加強、在創(chuàng)新中發(fā)展的“橋”和“船”問題的,是對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特點規(guī)律的再認識、再把握,是對加強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實踐經(jīng)驗的再總結、再提煉,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
一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黨的十九大在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中將其作為首句,明確了加強黨的建設的根本目的和指導方針,揭示了黨的建設與黨的領導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加強黨的建設,根本目的就在于堅持黨的領導,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實現(xiàn)黨的執(zhí)政使命。沒有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就會失去方向、目標和保證。加強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也必須緊緊圍繞黨的政治路線、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強領導核心進行,圍繞黨進行的偉大斗爭、推進的偉大事業(yè)展開,不能就黨建抓黨建。
二是堅持圍繞中心、建設隊伍、服務群眾,推動機關黨建和業(yè)務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進。加強機關黨的建設,首先要明確機關黨建工作的職責任務。服務中心、建設隊伍一直以來都是機關黨建工作的根本職責和核心任務,即為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服務,緊密結合本部門工作任務和隊伍建設實際來抓機關黨建,這既是機關黨建全部工作的出發(fā)點,也是衡量和檢驗工作成效的根本標準。將“服務群眾”作為機關黨建的又一項職責任務,是《意見》的一大亮點,是針對中央和國家機關的性質定位和職能任務提出來的。中央和國家機關離黨中央近、離基層一線遠,容易脫離群眾、脫離實際,加強機關黨建的一個重要職責就是強化宗旨意識,教育引導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密切聯(lián)系群眾,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中央和國家機關建設模范機關,其中“讓人民群眾滿意”的重要體現(xiàn)就是要強化宗旨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條原則深化了對機關黨建工作規(guī)律的認識,也是解決機關黨建和業(yè)務工作“兩張皮”問題的應有之義和內在要求。
三是堅持以上率下,以機關帶系統(tǒng),充分發(fā)揮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的示范引領作用?!吧闲邢滦?、上率下行”。治國理政從來都是以上率下,加強機關黨的建設也是如此。在黨的建設實踐中,我們黨始終注重從領導機關抓起,從領導干部抓起,充分發(fā)揮中央機關、領導干部的示范表率和引領帶動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講過,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做出樣子,下面就會跟著來、照著做。堅持以上率下、以機關帶系統(tǒng),有利于從整體上提高中央和國家機關黨建工作水平,從而更好地引領和帶動全國機關黨的建設,避免出現(xiàn)“上熱中溫下涼”現(xiàn)象,推動解決機關黨建發(fā)展不平衡問題。
四是堅持問題導向,加強分類指導,注重精準施策。抓機關黨建,不能“盲抓”,必須瞄著問題去,對著問題走,堅持“靶向治療”,有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什么問題突出就重點解決什么問題。中央和國家機關攤子大,涉及機關、企事業(yè)單位、金融機構、社會組織等不同類型;內部層級多,有的從上到下還構成一個系統(tǒng),不同部門在機關黨建中面臨的問題不盡相同,這就需要區(qū)分不同情況,堅持分類指導、精準發(fā)力,不能搞“一刀切”“一鍋煮”,切忌“一個藥方包治百病”。
五是堅持求真務實、改革創(chuàng)新,把握特點規(guī)律,切實增強機關黨建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不日新者必日退”。解決新時代機關黨建新老難題,不能“吃老本”、憑老辦法老經(jīng)驗辦事,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加強調查研究,注重試點探路、經(jīng)驗開路、典型引路,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努力在機關黨建的理念思路、方式方法、制度機制上開拓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不是為創(chuàng)新而創(chuàng)新、搞標新立異那一套,更不能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義。機關黨建是實打實的工作,必須發(fā)揚釘釘子精神,務實求實、真抓實干,狠下“繡花”工夫,把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往深里抓、細里抓、實里抓,真正抓出質量、抓出成效。
(來源:《機關黨建研究》2019年第5期)
( 編輯:白 翔 簽發(fā):白 翔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wǎng) 中國共產(chǎn)黨新聞網(wǎng)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102006249號,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5,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2067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4068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