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業(yè)內(nèi)人士介紹,目前大部分南宋官窯瓷器被收藏在北京故宮、臺北故宮或海外博物館,算是博物館級別的藏品,市場通極少。而現(xiàn)在能夠確認“宋官”的完整器物,也是鳳毛麟角,極其珍罕。所以,官窯瓷,一經(jīng)出現(xiàn),便立即引起了藏界的廣泛關注,終拍得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胭脂紅釉為明清色釉中的名貴品種,創(chuàng)燒于清康熙晚期,在“清雍正、乾隆”二朝甚為流行,以金為呈色劑,釉呈胭脂紅色,故稱為“胭脂紅釉”,又稱為“洋金紅”。陳瀏《陶雅》評論有“胭脂紅也者,華貴中之佚麗者也?!瓌騼裘髌G,殆亡倫比;紫晶遜其鮮妍,玫瑰無其嬌麗”!
近幾年耀州窯拍賣記錄
耀州窯三足罐,估價:HKD 150,,成交價:HKD 460,200
耀州窯青釉四系罐,估價:HKD 25,000-35,000,成交價:HKD 475,000
耀州窯花式盌,估價:HKD 150,,成交價:HKD 500,000
耀州窯刻花玉壺春,估價:HKD 300,,成交價:HKD 590,000
耀州窯青釉刻劃花牡丹紋碗,估價:HKD 300,,成交價:HKD 684,400
在中國的制瓷歷史上,鼎盛的時期莫過于清代,清代既傳承了明代的青花、五彩,又在其基礎上了粉彩、琺瑯彩和古銅彩等多種彩瓷技術。從景德鎮(zhèn)的瓷器生產(chǎn)工藝上就得以見證,在康熙、雍正、乾隆時期,景德鎮(zhèn)瓷藝達到鼎盛,出現(xiàn)了眾多造型特、風格鮮明的精美瓷器,不僅器型相當豐富,各種顏色釉和彩裝飾瓷器也品類繁多,粉彩花蝶紋賞瓶就是其中的一種。
“清三代”是指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史書也稱之為“康乾盛世”。中國制瓷工藝經(jīng)過近千年的發(fā)展進步,到了“清三代”時期已經(jīng)達到了歷史頂峰,尤其是在斗彩、五彩、素三彩、琺瑯彩、粉彩、釉下三彩等領域已經(jīng)取得了曠古爍今的成績?!扒迦北蛔u為中國瓷器的黃金時代,其質量和數(shù)量都是前代不可比擬的,當時的官窯瓷器也代表了當時中國瓷器的高水平。
清雍正琺瑯彩碗部分拍賣成交價格
清 琺瑯彩花鳥紋玉壺春瓶,成交價(萬):9,135.00萬
清 琺瑯彩花鳥紋玉壺春瓶,成交價(萬):6,555.00萬
清 瓷胎琺瑯赫墨彩山水碗,成交價(萬):5,040.00萬
清 琺瑯彩蟲草紋葫蘆瓶,成交價(萬):4,370.00萬
清 琺瑯彩胭脂紅地梅竹紋酒圓,成交價(萬):4,086.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