銹色辨別是古錢幣鑒定中常用而且行之有效的基本方法。根據(jù)其入土時間、材質(zhì)不同、地理條件的差異,古錢幣的氧化程度有著明顯的差別,銹色有綠、藍、紅、水銀沁、傳世古等。我們較為常見的為綠銹,目前市面上大量古錢幣的銹色基本是人為所做,
提醒大家在收藏時須多加注意辨別。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凱宣布接受帝位,復辟帝制,廢除共和政體,改中華民國為中華帝國,廢除民國紀年,改民國五年(公元1916年)為洪憲元年,史稱"洪憲帝制"。是年設計鑄造了袁世凱高纓像中華帝國洪憲紀元飛龍銀幣。該幣由意大利雕版師魯爾智·喬治雕模,天津造幣廠鑄造。銀幣的規(guī)格為庫平七錢二分,
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奉天市面流通貨幣緊缺,奉天當局將奉天造幣廠改名奉天銀元總局,開鑄銀、銅元。此際鑄造的銀元不再是元、角、 分,而是以庫平兩、錢、分、厘為紀重單位。該年特地鑄造了一枚“奉天一兩”樣幣,該幣正面上鐫“奉天省造”、中間鐫“光緒元寶”、左右鐫“癸卯”、下面鐫“庫平銀一兩”,正中為滿文。該幣反面內(nèi)圈鐫龍圖,外圈鐫英文。紀重36. 7克。
要掌握每一時代錢幣的時代特征和個別特征。古錢都反映有鑄造錢幣的時代特征,同時古錢還有它的個別特征。掌握這些特征就可以了解它們是什么時代的錢幣,什么種類的錢幣,并根據(jù)這些特征區(qū)別真錢和偽錢。古錢的特征包括錢文和形制兩方面,錢文是鑄在古錢上的字體,形制指古錢的造型結(jié)構(gòu)、鑄造工藝和幣材成分。
了解每個時代、每種貨幣的這些時代特征和個別特征,是識別每一時代、每一種古幣的真?zhèn)渭捌鋬r值的基本方法,如果我們發(fā)現(xiàn)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