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識別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多個領域,主要的應用場景: **社交媒體**:在社交媒體平臺上,人臉識別技術可以幫助用戶實現換臉功能,提升個性化體驗。同時,通過識別用戶面部表情,還能實現智能推薦功能。
人臉識別系統(tǒng)以人臉識別技術為核心,是一項新興的生物識別技術,是當今國際科技領域攻關的技術。它廣泛采用區(qū)域特征分析算法,融合了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與生物統(tǒng)計學原理于一體,利用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從視頻中提取人像特征點,利用生物統(tǒng)計學的原理進行分析建立數學模型,具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2006年,美國已經要求和它有出入免簽證協(xié)議的國家在10月26日之前使用結合了人臉識別的電子護照系統(tǒng),到 2006年底已經有50多個國家實現了這樣的系統(tǒng)。2012年4月,鐵路部門宣布車站安檢區(qū)域將安裝用于身份識別的高科技安檢系統(tǒng)人臉識別系統(tǒng);可以對人臉明暗偵測,自動調整動態(tài)曝光補償, 人臉追蹤偵測,自動調整影像放大。
人臉捕獲與跟蹤
人臉捕獲是指在一幅圖像或視頻流的一幀中檢測出人像并將人像從背景中分離出來,并自動地將其保存。人像跟蹤是指利用人像捕獲技術,當的人像在攝像頭拍攝的范圍內移動時自動地對其進行跟蹤。
真人鑒別
系統(tǒng)可以識別得出攝像頭前的人是一個真正的人還是一張照片。以此杜絕使用者用照片作假。此項技術需要使用者作臉部表情的配合動作。
面部識別系統(tǒng)以人臉識別技術為核心,是一項新興的生物識別技術,是當今國際科技領域攻關的技術。人臉因具有、采集方便、不需要被拍者的配合而深受歡迎。面部識別系統(tǒng)具有廣泛的應用:消除投票欺詐、取款身份驗證、計算機安全等。
面部識別系統(tǒng)通過使用面部識別軟件,警察可以縮放攝像機畫面并拍攝某個面孔。系統(tǒng)可以用每分鐘6000萬張面孔的速度對內存中的面紋數據進行匹配,對于硬盤中的面紋數據,每分鐘可以匹配1500萬張面孔。在進行對比時,系統(tǒng)會用介于1到10之間的一個值來表示對比結果。如果該值大于預先定義的閾值,則宣布找到一個匹配結果。然后,操作人員可以查看被宣布為匹配項的兩張照片,確定計算機的工作是否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