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板橋的繪畫藝術在清代初期我國書畫藝壇上,升起一簇閃耀著奇光異彩的藝術,這就是畫史上的“揚州八怪”。他們在繼承我國古代書畫的傳統基礎上,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展了我國的文人畫,積極倡導詩、書、畫、印的綜合藝術,從而了我國繪畫嶄新的畫風,為中國繪畫史的發(fā)展作出了新的貢獻。而在這些的群星里,為皎皎者應首推鄭板橋。
鄭板橋擅畫蘭、竹、石,間作梅花、古松等。他不僅是一位的畫家,而且是一位的現實主義的詩人。他的書法,標新立異,自成一體,堪稱稀世之珍。故時人稱他“三絕詩書畫”,不為過譽。
鄭板橋除了繪畫、書法外還對詩、詞、歌、賦、小唱等均有精深的研究,尤其他的詩文,有很高的藝術造詣,在清代詩壇上占有重要地位。鄭板橋的詩擺脫了清初一些詩詞專講神韻格調的束縛,繼承了《詩經》和唐代“杜詩”的現實主義的傳統,具有民主性的思想內容和優(yōu)美的表現形式。鄭板橋的代表詩作.如《悍吏》、《私刑惡》、《逃荒行》、《還家行》、《思歸》等,都是積極關注社會的憂國憂民之作。
李可染自幼即喜繪畫,13歲時學畫山水。49歲為變革山水畫,行程數萬里旅行寫生。晚年用筆趨于老辣。擅長畫山水、人物,尤其擅長畫牛。?
李可染畫的牛極富生活情趣,或行、或臥、或鳧于水中;牛背上,稚氣的牧童悠然自得,或觀山,或引吭,或競渡,寥寥數筆,便勾出一幅質樸而生機盎然的田園小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