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御寶交龍鈕白玉璽是清朝乾隆時期的玉璽,規(guī)格是12.5×12.5cm。其白玉質(zhì),交龍鈕,印面正方形,漢文篆書“乾隆御筆”四字,陽文。 此寶是乾隆帝在繼位初期制作的重要寶璽之一。在材質(zhì)上,所用白玉質(zhì)地極為通靈溫潤,通體潔白細密,在制作寶璽的白玉中寶屬,而且體量碩大,印面達到12.5厘米見方,是所有乾隆帝名號璽中大的一方。2008年秋,在香港蘇富比拍出6338萬港元,約合人民幣5577.4萬元。
因為高古玉在市場上不能隨意流通,其行情遠遠不及明清玉器。在拍場上,雖然一部分高古玉也售價不菲,早在2000年,北京翰海以264萬元拍出紅山文化獸形玨,創(chuàng)造當時國內(nèi)玉器拍品價格之;2009年,倫敦佳士得秋拍中,一件西漢時期的黃玉帶鉤,以82.5萬英鎊的成交價躋身漢代玉器拍賣的高紀錄。
2012年北京保利中國玉器專場成交額達3560.745萬元,成交率54.34%,這些拍品大部分為明清玉器,中國嘉德“良玉美妍工藝品珍賞”專場,拍品總數(shù)為198件,成交113件,成交率57.07%,成交價額2015.95萬元。保利2011年秋拍中一件清道光“慎德堂寶”交龍鈕寶璽以9085萬元成交;一件乾隆“太上皇帝”圓璽以6800萬元起拍,并以1.61億的天價成交,刷新了御制玉璽和白玉拍賣的世界紀錄。2013年在北京保利的一次藝術(shù)品拍賣會上,一件滿綠翡翠觀音掛件以2.1億元人民幣成交,創(chuàng)下翡翠掛件價格新記錄,是當下翡翠價格暴漲的一個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