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技術(shù)土壤造林地宜選土層深厚、腐殖質(zhì)較多,通透性好,濕潤的山坡下部或山谷的林地,不宜選山頂、山脊、干旱粘結(jié)的貧瘠土壤。幼苗喜陰濕,不甚耐干旱,圃地宜選擇水源充足、肥沃、疏松、濕潤的沙壤土,好是新開墾的雜灌木林地,老圃地要進行土壤消毒。整地以1-2月間播種為宜。采用條狀點播,行距18-20厘米,種粒間距離3厘米,每畝播種量為5-7公斤。為促進種子發(fā)芽,播種前種子于40-45℃溫水浸種至自然冷卻24小時,播種后覆細土,厚0.5-1.0厘米,并蓋草,立即淋透水一次。
火力楠通常在我國海拔500-600米的山谷中生長,還有的類型生長在海拔900米的山區(qū)?;鹆﹂獙儆谀蟻啛釒^(qū)域的樹種類型,適合在溫暖氣候中生長,要求達到很高的濕度,而且要求土層比較肥沃,還要疏松。在寒冷以及干旱地區(qū),火力楠的適應能力比較強,具有一定防火性,生長周期比較長?;鹆﹂N植價值比較高,因此需要提高其種植水平,總結(jié)病蟲害防治措施,提高火力楠的種植價值。
火力楠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shù)分析 1.根腐病的防治措施。對火力楠生長造成威脅的一種常見病害為根腐病。根腐病原因為:病菌在生病火力楠上附著,當春季土壤條件符合生長環(huán)境后,病菌發(fā)生變異,進入到火力楠根部。根腐病發(fā)病普遍時間為7月份,患有根腐病的火力楠,表面具有褐色病斑,當繼續(xù)發(fā)展后,根腐病會不斷嚴重,終使火力楠葉片枯萎,后樹木枯死,嚴重威脅到火力楠正常生長和經(jīng)濟效益。目前,防治根腐病的主要方法是,在育苗期間,選擇肥沃以及輸送的土壤。育苗前,先要使用硝基苯,生長期間還要添加磷鉀肥。針對病害非常多的地區(qū),冬季期間要做好深耕,厚度要達到15厘米。很多根腐病比較嚴重的地區(qū),要做好土壤的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