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賣在中國南北方都有,是一種面制的食品,品種繁多,在江蘇、浙江、廣東一帶,人們把它叫做燒賣,而在北京、內(nèi)蒙古等地則將它稱為燒麥、稍麥、稍美(北方稍美與南方燒賣不同,以羊肉大蔥為主)。
時至今日,現(xiàn)時各地燒賣的品種更為豐富,制作出更為精美了。如河南有切餡燒賣,河北大蔥豬肉燒賣,安徽有鴨油燒賣,杭州有牛肉燒賣,江西有蛋肉燒賣,山東臨清有羊肉燒賣,蘇州有三鮮燒賣;湖南長沙有菊花燒賣;廣州有干蒸燒賣、鮮蝦燒賣、蟹肉燒賣、豬肝燒賣、牛肉燒賣和排骨燒賣等等,都各具地方特色。
燒麥,又稱燒賣,是一種以燙面為皮,裹餡上籠蒸熟的小吃,形如石榴,潔白晶瑩,餡多皮薄,清香可口。燒麥起源于包子,不過和包子不同的是,燒麥是使用未發(fā)酵面制皮的,而且燒麥的頂部不封口。
燒麥也是回民傳統(tǒng)風(fēng)味食品。南方與北方在用料和制作方法上略有不同,北方燒麥一般以?;蜓蛉鉃橹鞔钆淦渌袅献鲳W(如大蔥、蘿卜)。而南方燒麥先餡則是以糯米為主牛羊肉為輔。另外,在個頭上也有區(qū)別,北方的小,南方的大,雖然風(fēng)味有些差異,但美味可口,百吃不厭是南北回族燒賣的共同體特點。
燒麥的制作離不開一張合格的燒麥皮。燒麥皮的制作講究的是筋道與柔軟并存,既要皮薄如紙,又要確保在蒸制過程中不易破裂。通常,我們會選擇的小麥面粉,加入適量的水和鹽,揉成光滑的面團。然后,將面團分割成小塊,用搟面杖搟成薄片,形成薄而不破的燒麥皮。
制作燒麥的過程同樣充滿了樂趣。將炒制好的餡料均勻地包入燒麥皮中,然后用手輕輕捏合,形成特的燒麥形狀。在蒸制時,要注意火候的掌握,以免燒麥過熟或不熟。蒸好的燒麥皮薄餡大,口感鮮美,讓人回味無窮。
除了傳統(tǒng)的燒麥做法外,各地還發(fā)展出了許多具有地方特色的燒麥品種。如河南的切餡燒麥、山西的百花燒麥、河北的大蔥豬肉燒麥等,它們都在傳統(tǒng)的基礎(chǔ)上融入了當?shù)氐奶厣巢暮驼{(diào)味方式,形成了各具風(fēng)味的燒麥佳品。
以前燒麥的餡因四季而有所不同:春以青韭為主,夏以羊肉西葫蘆為優(yōu),秋以蟹肉餡為應(yīng)時,冬季以三鮮為當令。三鮮燒麥皮薄剔透,色澤光潔,入口香醇鮮美,深為人們喜愛。
糯米浸泡10小時左右,然后放入不封口的餃子皮中,蒸25至30分鐘即可做好燒麥。包燒麥要注意把糯米放置微涼后再包,否則會使面皮破裂或者變形。蒸燒麥的過程中可以適當?shù)募右恍┧乐桂ぴ谡翦伾?。蒸燒麥的火候切記用中小?否則燒麥會糊影響口感。
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