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開昌化、巴林兩地比較集中的雞血石產地外,另外在陜西旬陽、廣西桂林以及甘肅四川湖南云南等地都有少量的雞血石被發(fā)現。雞血石為朱砂(硫化汞)滲透到高嶺石中,地開石之中而緩慢形成,這樣兩者交融,共生一體的天然寶石,在國內外是極為的一種。
可分為雞血、質地、重量等三種方式區(qū)分:
1 、假雞血:沒有銀斑,色度深淺不勻,線條粗細不一,花紋不自然,排列不符合雞血賦存規(guī)律,肉眼細觀極易區(qū)別。
2 、質地:用塑膠化合物假造,完全沒有石感,用刀刻也沒有石屑粉。有人甚至將雞血石切片,再粘貼于粗石上,再用填縫膠及石粉粘合,狀極似真雞血石,仔細在強光下則可辨別真?zhèn)?,或觀察血色及畫形是否一致或有無連貫,不難識破。再則,有人用石粉加化合物,塑模涂上“朱砂”或大紅水彩假造雞血而成。
3 、重量:真雞血石的重量較沉穩(wěn),假雞血的重量較輕浮。
雞血石被稱之為世間貴的石頭,對于保養(yǎng)是需要非常注意的,而雞血石正確的保養(yǎng)方法有如下:
制成品封蠟拋光后,用錦盒密封保存在陰涼處;如長期收藏,也可只封蠟不拋光,讓表面留一層薄蠟,這樣可以使石材的光澤、色澤不變。雞血石切忌在陽光下曝曬,或長期置于強光下,并避免長期置于高溫環(huán)境中。因為雞血石的汞元素在陽光的曝曬和高溫環(huán)境中容易走失而引起血色變紫、變暗或變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