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潮結硬的水泥會降低甚至喪失原有強度,所以規(guī)范規(guī)定,出廠超過3個月的水泥應復查試驗,按試驗結果使用。 對已受潮成團或結硬的水泥,須過篩后使用,篩出的團塊搓細或碾細后一般用于次要工程的砌筑砂漿或抹灰砂漿。對一觸或一捏即粉的水泥團塊,可適當降低強度等級使用。
混凝土或抹灰如操作后便遭曝曬,隨著水分的迅速蒸發(fā),其強度會有所降低,甚至完全喪失。因此,施工前嚴格清掃并充分濕潤基層;施工后應嚴加覆蓋,并按規(guī)范規(guī)定澆水養(yǎng)護。
混凝土或砂漿拌成后,如果受凍,其水泥不能進行水化,兼之水分結冰膨脹,則混凝土或砂漿就會遭到由表及里逐漸加深的粉酥破壞,因此應嚴格遵照《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guī)程》(JGJ104—97)進行施工。
水泥雕塑是中華民族民間美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在遠古石雕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他們用靈巧的雙手,憑借著自己對于藝術與美的追求,形成了各種小而精的雕塑作品。無論是惟妙惟肖的動物雕塑,還是造型新穎的仿真樹景觀門頭,無不詮釋著民間所傳達的美的藝術。
一般的水泥浮雕制作過程主要是:
1、在平整的水泥墻上面上墻抹水泥灰,根據(jù)一般的浮雕厚度約2cm的水泥灰,水泥標號一般為1:1。
2、約兩小時在水泥未干透的灰上面摳出需要制作的剪影輪廓,并在不需要造型的部分進行摳毛處理。
3、在第二步的剪影輪廓的基礎上面繼續(xù)抹灰,根據(jù)造型的需要進行適當造型,造型完畢用抿刀進行拋光處理,完成浮雕雕刻。
4、造型完畢,半天后對水泥雕塑進行澆水,平均每隔3個小時交一次水,晾干后兩天進行上色處理。
5、根據(jù)浮雕實際情況,一般上色根據(jù)浮雕設計,摳毛顏色處理一般通過刷制真石漆達到效果、光面可通過丙烯顏料上色(防止上色脫落一般采取加用適量的白乳膠混合丙烯上色)。
施工步驟
1,現(xiàn)場準備水泥雕塑所需材料:
根據(jù)雕塑尺寸算出材料用量,水泥,鋼筋,角鐵,沙,鋼絲網,現(xiàn)場備料。妥善放置這些材料。
2、焊接雕塑骨架
通常用方鋼,角鐵,粗鋼筋、細鋼筋不同材料混合焊接雕塑骨架,骨架焊接的時候一定要焊接牢固,質量,雕塑的穩(wěn)定,不倒塌,不傾斜。焊接完成后,開始鋪設電焊網,以便進行下一步工序。
3、水泥雕塑遍抹灰
電焊網鋪設完成后,就要進行遍的抹灰制作了,一般遍抹水泥時,只要求水泥覆蓋鋼絲網。
4、雕塑造型
遍抹灰完成后,隨后就進步關鍵點的步驟了,第二遍抹灰的同時進行細節(jié)的局部刻畫,要不斷的調整和把握局部與整體的效果,反復琢磨推敲。
5、水泥雕塑上色
水泥雕塑符合自然實物進行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