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劍珌,拋光好就易顯現玻璃光
玉質硬度雖達摩氏硬度6,但也不耐地底數數千年的化學、物理作用的煎熬,玉質 會松動或起變化,稱為「質變」。常見的質變現象有鈣化、灰皮、蝕斑、蛀孔、斑晶、飯滲或玉花、擴散趕色??。名稱雖怪異,若有實物供仔細觀察,也不難了解。雖不見得每件古玉器都俱有,但卻是判定古玉 器佳證據。
老玉必有許多證據?
沁色也是古玉老相的特征(圖四)。玉器長年埋于地底發(fā)生質變,而讓周遭其他元素離子滲透而入,造成顏色的變化,叫做「沁色」。古玉受沁并不影響它的質地質感,它也會有油光包漿的,而且越盤越溫潤。好的沁色有好的色澤和通透感,自然能增加古玉器的賞玩價值。沁色和「留皮雕」(圖五)、「提油」(圖六)有很大的不同。是出土的老古玉才有機會受沁,留皮雕只是玉器雕制時,保留原石部份不同顏色的表皮,做為玉器的一部份?!柑嵊汀购唵握f就是做色染色。這兩者并不能表示老相,雖然古玉器有時也會有這般的做法,這是初學者容易混淆的地方。
于是,熟便成了我們玩玉人喜歡的感覺,有些和田玉籽料,也能出現熟的感覺,這跟古玉是一樣的。和田玉以溫潤著稱,雖然,真正達到羊脂級別的和田玉,少之又少,但并不影響人們對玉質潔凈、潤澤的追求。
找到了古玉的熟,也就能準確把握古玉的味道與神韻,這是一項技能。看多了真品,體會到了熟,是全新的開始,真正走上鑒玉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