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見過為驚艷的集裝箱改造設計。整體結構分為上下兩層,左側下部分懸空支撐,上面做成多面透光的休閑室,采光。中間利用木板連接兩個主體,設計師在中間加入植物的元素,使得該設計更加的舒適愜意。低層分為兩個大的板塊組成,左側是小巧的吧臺咖啡廳,右側則是全透光設計的會議室,在這里喝咖啡談商務都非常舒適。整體造型線條感流暢,金屬感強烈,給人一種濃烈商務感。
工業(yè)集裝箱將一個19世紀的小屋裝在里面,現(xiàn)代工業(yè)和傳統(tǒng)建筑的對撞。
設計師將9個小屋像蜂巢一樣布置,向上世紀50年代的工業(yè)標準化住房致敬。
房間里的小屋是19世紀時由一個來自京都的日本園藝師建造而成,有著特別的東方風格。
室外的壁爐可以讓人們在傍晚聚在一起談天說地。
外面掛窗簾的集裝箱房子
通過幾個集裝箱的疊摞,房屋中間空出一個可開放的餐廳,挑出的屋檐用簾子圍合形成一個露臺。
把車停在家里,看一場汽車電影是怎樣的一種感受,在這樣家里的車庫合房子連接在一起。集裝箱上有一個大屏幕。會客的區(qū)域就在“影院屏幕”的下方。
超大的主臥衛(wèi)生間里面看到的是屏幕的正面,小時候想看到露天電影的反面,現(xiàn)在汽車里就可以看到了!
在美國有個公司名叫:工業(yè)僵尸(Industrial Zombie),是一家集成設計、工程、制造為一體的公司,他們不光名字酷,做的事情也很酷,針對工業(yè)廢棄廠房和集裝箱的再利用,不僅有的結構更能達到很高的設計美學。
集裝箱靈活的剩余空間容納了當代藝術,如繪畫、雕塑、電影、表演、裝置和環(huán)境。參加藝術開幕式、放映和表演的大量人群在空間中舒適地穿梭,盡管畫廊里只有一兩個參觀者,感覺也很舒適。三個鋼制入口框架既能向內(nèi)看到藝術展覽區(qū),又能向外看到遠處。在倉庫大樓前,法律只允許臨時和可逆的建筑,11個集裝箱堆積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松散有序的三層村莊,由咖啡館、餐館、商店和不規(guī)則的室外廣場周圍的合作空間組成。一個以不穩(wěn)定的角度設置的長容器,被不規(guī)則的切口刺穿,里面有一個樓梯,盡頭是一幅天空的畫框。它的許多切口出人意料地連接了相鄰的空間,激活了這個綜合體,而它引人注目的角度將這個綜合體錨定在周圍的街區(qū)。
規(guī)劃、設計、制造、施工一體化服務平臺(建成產(chǎn)品包含集裝箱酒店、集裝箱住宅、集裝箱展廳、集裝箱度假村、集裝箱咖啡吧等),同時匯聚國內(nèi)外集裝箱建筑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