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
湖北L-组氨酸盐酸盐,L-组氨酸盐酸盐 |
面向地区 |
全国 |
型号 |
25kg |
保质期 |
24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用途:
营养强化剂:提升食品中氨基酸含量,增强营养价值,适用于乳制食品、肉制食品、烘焙食品、面制食品等。
通用添加量为食品总重量的0.01%-0.5%,具体需根据食品种类和配方调整。
例如,在调制乳中添加12-50mg/kg,在豆奶粉中添加30-70mg/kg,在果冻中添加10-70mg/kg。
性状:高纯度的 L - 组氨酸盐酸盐(一水合物)通常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咸。熔点约为 245℃(分解),密度约为 1.53g/cm³(20℃)。
用途:可作为营养强化剂,用于补充食品中的氨基酸成分,常见于谷物制品、运动营养食品、发酵食品(如酱油、发酵乳)、婴幼儿配方食品(需符合特定行业标准)等产品中;在食品加工中,可作为风味调节剂的辅助成分,参与平衡食品口感,改善风味层次;同时,在微生物发酵生产食品相关产品(如酶制剂、风味物质)时,可作为发酵培养基的组成部分,为菌种生长、繁殖及代谢提供营养支持。
用法:作为营养强化剂时,根据食品生产工艺,将 L - 组氨酸盐酸盐与面粉、奶粉、谷物粉等其他食品原料充分混合均匀,再经搅拌、成型、烘焙、灭菌、灌装等常规加工流程,使其均匀分散于食品体系中;作为发酵培养基成分时,按配方比例与葡萄糖、蔗糖等碳源,酵母提取物、蛋白胨等氮源,以及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等无机盐一同溶解、调配,经高温灭菌后制成合格发酵基质,投入发酵过程。
用量:合成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时,L - 组氨酸盐酸盐的用量根据目标产物分子结构、乳化能力、表面张力等性能要求及反应转化率确定,通常占反应原料总质量的 25%-45%;作为生物催化剂稳定剂,使用浓度一般为 0.02%-0.15mol/L,具体用量需结合生物催化剂用量、使用环境及稳定效果通过实验优化;用于高分子材料合成时,作为单体或共聚单体,在单体总质量中的占比通常为 6%-22%,具体比例需根据材料拉伸强度、柔韧性、亲水性等力学与理化指标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