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
河頂山刺槐,刺槐樹苗,現(xiàn)貨出售,南平刺槐,刺槐出售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園林用途 |
風景樹 |
落葉與否 |
落葉性 |
生長環(huán)境 |
露地 |
樹齡 |
8年及以上 |
樹形 |
卵圓形 |
樹型 |
卵圓形 |
主要觀賞部位 |
花葉均可 |
刺槐樹的栽培價值 1、觀賞價值:刺槐樹根系淺而發(fā)達,易風倒,適應性強,為優(yōu)良固沙保土樹種。華北平原的黃淮流域有較多的成片造林,其他地區(qū)多為四旁綠色和玲星栽植,習見為行道樹。 2、經(jīng)濟價值:刺槐樹木材富彈性,耐水濕,可供建筑、船舶、枕木、車輛及雕刻等用。種仁含淀粉,可供釀酒或作糊料、飼料。種子榨油供工業(yè)用。的外果皮可提餡糖等。
苗間撫育管理 追肥 幼苗出土前,為了防止表土板結(jié),防止出苗不齊,不要澆水;出苗后以保持土壤濕潤為度。苗期在7月上中旬追肥1次,施硫酸銨225~300kg/hm2,然后澆1次水,7月下旬停止追肥和澆水,以免影響苗木木質(zhì)化。 間苗 幼苗長出2片真葉時,拔掉過密的幼苗,以后根據(jù)苗木生長和密度情況再進行一次間苗,水肥條件好的地塊一般可留幼苗以18.0萬~22.5萬株/hm2為宜。間苗應以“適時間苗、留優(yōu)去劣、分布均勻、合理定苗”為主要原則。間苗的同時,要注意查苗補缺,及時補苗,以促進幼苗正常生長,齊苗、壯苗。間苗后要及時,以免間苗時留下空隙,引起苗根透風而影響生長。 松土除草 在苗木生長前期,松土除草應該每15d左右進行一次;在苗木生長后半期,松土除草應每隔30d左右進行一次,且宜在澆水后和雨后進行,以防止雜草滋生,保持表面疏松。 割梢打葉 在夏季幼苗生長旺盛枝葉繁茂時,通常在苗高60~70cm時開始進行割梢打葉,每隔20d進行一次,至8月中旬結(jié)束。要從壟兩側(cè)向上削枝葉,應以“大苗多割,中等苗少割,小苗不割”為原則。割后苗應50cm。如苗木密度適宜,可以不打葉。
刺槐(木本蔬菜) 為豆科落葉喬木,高達10-20m。樹皮褐色,有縱裂紋。羽狀復葉,小葉7-25片,橢圓形??偁罨ㄐ蛞干?,花序軸及花梗有毛;花萼筒淺裂,上有紅紋;花冠白色,芳香。英果扁平而長,成熟開裂;種子3-10粒?;ㄆ?-6月;果期8-9月;刺槐在我國分布較廣,遼寧、河北、內(nèi)蒙古、寧夏至長江流域較為集中。它為強陽性樹種,根深,萌生力強,耐貧瘠,其特點是生長快,衰老也快。刺清香甘甜,營養(yǎng)豐富,人們喜采摘鮮食、炸食、蒸食或炒食,其嫩葉及花蕾與肉類燴成羹湯,風味香美。湖北大悟縣特產(chǎn)的“珍珠花”,就是用其花制成的,是饋贈親朋的理想珍品。
四倍體刺槐原產(chǎn)韓國,屬刺槐多倍體新品種,近年來引進我國。目前已引種栽培5個系號,分速生用材型和飼料型兩個類型。經(jīng)試驗結(jié)果分析,四倍體刺槐與普通刺槐無性系相比,主要特點有:①速生用材型與普通刺槐無性系相似,但速生較明顯。一年生嫁接苗高度可達3米,地徑3.5厘米;3年生樹高5米一7米,胸徑6厘米一9厘米。18年生樹高達19米,胸徑24.5厘米,單株材積0.283立方米。②飼料型樹枝無刺,呈灌木狀,主干不明顯,葉片是普通刺槐的2倍以上。葉色濃綠,葉肉肥厚。復葉的干重和單株的總干重均為普通刺槐的1.5倍以上,葉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與匈牙利刺槐無性系相比,含粗蛋白質(zhì)118%、粗脂肪126%、灰分180%。此外,還含有鈣、磷等牲畜所需要的微量元素。葉片非常適宜作動物飼料。四倍體刺槐較普通刺槐具有更強的適應性,耐干旱瘠薄,耐煙塵、鹽堿能力強,成林快,是水土保持、防風固沙、退耕還林的好樹種。它單位面積生物含量高,其葉子營養(yǎng)豐富,是優(yōu)良的畜牧業(yè)飼料。
抹芽促進插穗生根刺槐插條扦插后15-20d后即開始發(fā)芽,發(fā)芽率達100%。根據(jù)刺槐具有大量復生隱芽的生物學特性,為減少插穗養(yǎng)分消耗,促進地下生根,要及時抹除插穗生根前地上部的芽子,-般要進行2次。次抹芽在芽子長到3-5cm時全部將芽子從基部剪除。抹芽時不要松動插穗,抹后澆水一次。次抹芽后,隨著氣溫的逐步回升,經(jīng)7-10d刺槐插穗上的隱芽繼續(xù)萌發(fā)生長,高度可達3-5cm,此時應進行第二次抹芽。具體做法同次抹芽。第二次抹芽后,插穗上的隱芽繼續(xù)萌發(fā)生長,此時要注意保護,不再進行抹芽。經(jīng)過兩次抹芽,插穗下切口形成大量愈傷組織,隨著氣溫的回升和地上部的生長,插穗即開始生根。管理刺槐硬枝扦插,除要進行2次完全抹芽外,其它方面的管理措施和一般樹種基本相同。主要包括如下內(nèi)容:適時澆水、施肥、松土、除草、防治病蟲害。由于刺槐每個芽眼都有好多復生隱芽,雖然經(jīng)過了2次完全抹芽,但每根插條上端仍能長出2-3個幼芽。所以要進行定苗抹芽。當幼苗長到15-20cm時,每株選擇一個長勢良好、生長健壯的芽子保留,其余的芽子全部抹掉。定苗后要追肥一次,每667平方米施碳氨50kg,并澆水一次。
修枝的技術(shù)一是疏:例如,2年生以下的刺槐主干較低,一般選留生長旺盛、直立的枝條做為主干,其余的枝條依情況不同進行疏除,按冠干比(2―3年生為3:1;4―6年生為1:1;8年生為2:3)將樹干修到一定高度之后,疏除樹冠上部粗壯的競爭枝、徒長枝、直立枝及部分過密的側(cè)枝、下垂枝和枯死枝。二是截:即夏季剪截去掉直立強壯的側(cè)枝,根據(jù)壓強留弱,去直留平,樹冠上部重剪,下部輕剪長留的原則,分次中截,剪口下留小枝條,不能從基部疏剪掉,以免主梢風折或生長衰弱。對冬季或春季主干打頭、平茬的幼樹,在剪口處萌發(fā)的壯枝長到30cm左右時,留一直立的健壯枝作全枝培養(yǎng),其余的截去其長度1/3左右,可連續(xù)2―3次。對樹冠下的粗大枝,要逐年截,好留1―2個細弱枝。修剪萌條修枝以后,主干或主要側(cè)枝上的旺長枝,要進行摘心或剪梢;對樹干基部疏枝處和冬打頭的主干,所萌發(fā)的新芽和萌條都應及早剪去。修枝應在夏季進行,以6月上旬至7月上旬為宜,具有傷口小、愈合快的優(yōu)點,一般不再萌發(fā)大量枝條,有利于幼樹生長。修枝不能過重,應緊貼樹干,不留樁,以免形成節(jié)子。使用工具應銳利,傷口應平滑,使枝干不應劈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