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報告電子/紙質資質CMA/CNAS取樣方式送樣檢測周期3~5天檢測品牌納卡檢測NACA
試驗結果與數據分析
破斷拉力:鋼絲繩在拉伸試驗中所能承受的大拉力值,即試樣斷裂時的拉力值,是衡量鋼絲繩承載能力的重要指標。通過測量和記錄破斷拉力,可以評估鋼絲繩是否滿足設計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guī)定.
屈服強度:反映鋼絲繩在拉伸過程中開始產生塑性變形時的應力水平,是評估鋼絲繩在使用過程中是否會發(fā)生過度變形的重要依據。屈服強度的計算通常根據試驗過程中記錄的應力 - 應變曲線來確定.
斷裂伸長率:指鋼絲繩在斷裂時的伸長量與原始長度的比值,它反映了鋼絲繩的韌性和變形能力。較高的斷裂伸長率表示鋼絲繩在斷裂前能夠承受較大的變形,具有較好的緩沖性能和抗沖擊能力.
彈性模量:描述了鋼絲繩在彈性范圍內應力與應變之間的關系,是衡量鋼絲繩剛性和彈性特性的指標。彈性模量的大小與鋼絲繩的材質、結構等因素有關,通過計算彈性模量,可以了解鋼絲繩在受力時的變形規(guī)律和彈性恢復能力

檢測標準
GB/T 228.1-2010:適用于金屬材料的拉伸試驗的標準,為安全繩拉伸檢測提供了基礎方法.
Q/DGJ 13-2010:針對安全繩等防護裝備的測試要求,涵蓋拉伸、耐久性等方面.
登山和攀爬繩索的安全標準:如相關的國際標準或行業(yè)特定標準等,適用于生產和使用垂直安全繩的機構

吊索拉伸的國標有哪些?
GB/T 16271-2009《鋼絲繩吊索 插編索扣》 :
靜載試驗:需在立式或臥式拉力試驗機上,使用不小于鋼絲繩直徑的圓銷釘穿過鎖扣眼,以 10MPa/s 的速率,沿鋼絲繩軸線方向施加額定載荷的拉力,并保持不少于 5 分鐘。靜載試驗后,索扣的繩股不應有抽脫和斷絲現象。
破斷拉伸試驗:吊索的二個索扣插編部分末端之間的鋼絲繩長度應不小于鋼絲繩公稱直徑的 30 倍或不小于 2 米,索扣不能裝有套環(huán),采用不小于鋼絲繩直徑的圓銷釘穿過鎖扣眼施加拉力,先加載到不超過鋼絲繩小破斷拉力的 60%,再以不大于 10MPa/s 的速率平穩(wěn)施加拉力,直至達到理論破斷拉力,且索扣的實際破斷拉力應不小于相應鋼絲繩小破斷拉力的 75% 。
GB/T 8834-2016《纖維繩索 有關物理和機械性能的測定》 :規(guī)定了纖維繩索拉伸性能的測定方法,包括試樣的制備、試驗環(huán)境條件、試驗設備、試驗步驟以及試驗結果的計算和表示等,適用于各種纖維繩索,為纖維吊索的拉伸試驗提供了標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