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
寧夏沙拐棗種子,沙拐棗種子基地,烏海沙拐棗種子,沙拐棗種子種植基地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果實(包括刺)寬橢圓形,通常長8-12毫米,寬7-11毫米;瘦果不扭轉(zhuǎn)、微扭轉(zhuǎn)或極扭轉(zhuǎn),條形、窄橢圓形至寬橢圓形;果肋突起或突起不明顯,溝槽稍寬成狹窄,每肋有刺2-3行;刺等長或長于瘦果之寬,細弱,毛發(fā)狀,質(zhì)脆,易折斷,較密或較稀疏,基部不擴大或稍擴大,中部2-3次2-3分叉。花期5-7月,果期6-8月,在新疆東部,8月出現(xiàn)第二次花果。
早熟的沙拐棗
早熟和子孫萬千,是大多數(shù)荒漠植物的生存策略。一棵當年栽植的沙拐棗,從種子發(fā)芽開始算起,也就是一年半時間,已經(jīng)花枝招展,果實累累的樣子了。這樣的表現(xiàn),才能在嚴酷的荒漠環(huán)境里繁衍生息不絕,也能彌補自身壽命不長的缺憾。
移苗插桿
等到苗種生長至60厘米以上了就可以開始移植,如果沒有育苗的也可以選擇插桿的方式進行培育沙棗樹苗。移苗的時間要選著相對陰涼一點的天氣,這樣苗種不容易死亡。插桿的方式則可以選擇樹齡較大,樹木旺盛的進行截枝,長度控制在20厘米左右,截取的樹枝控制在4-5個枝節(jié)就好。種苗、截枝在種植后都需要施放一定的有機肥,再澆灌一點水分。